生产计划

时间:2024-01-25 08:11:28
【精华】生产计划合集十篇

【精华】生产计划合集十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产计划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产计划 篇1

为切实做好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的决策部署,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健全和完善各种组织机构,进一步做好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减少或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做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按照《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的通知〉》(漳委发〔20xx〕17号)和《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的通知》(闽卫监督函〔20xx〕514号)精神,特制定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医疗质量与安全为核心,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督查行动,加强事故预警、预防和应急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近期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预防与查处相结合,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督查、安全隐患治理等行动,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努力提高卫生计生服务单位(包括医疗卫生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有效防范、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或避免一般性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

20xx年度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生产以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为总体目标。加强全系统各卫生计生服务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不发生火灾和重、特大偷盗事故,严格防范和控制医疗责任事故、积极防范并化解医疗纠纷,促使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生产平稳发展。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安全生产工作组织机构

委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委书记、主任担任,其他分管委领导为副组长,成员由委各相关科室和驻委监察室负责人组成。各地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做到层层有人管事,级级有人办事,切实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台商投资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市直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二)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

制定下发《XX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完善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的通知》。(责任单位:委法监科牵头,委各相关科室配合)

(三)委领导主持召开会议并带队检查工作

委领导每个季度要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安全生产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研究解决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要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暗查暗访或督导检查。(责任单位:委法监科牵头,委各相关科室配合)

(四)落实省、市政府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

分解下达省、市政府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并提出要求,明确责任单位。制定出台目标责任考评办法,组织开展目标责任落实情况督导检查,通报督导检查情况。(责任单位:委法监科牵头,委各相关科室配合)

(五)实施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三年提升工程

结合“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按照《福建省医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未达标的医院开展达标创建,标准化三级达标医院争创二级达标医院。〔责任单位:委医政科,各县(市、区、开发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台商投资区社会事业管理局,二级以上有关医疗机构〕

(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巩固20xx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果,继续抓好各单位内部重点环节、重点设施和重点部位的专项整治,加强对锅炉、压力容器、燃气管道、电梯等特种危险设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严格管理、规范使用,定期检验维护,规范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消除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防范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对门急诊、住院部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防范踩踏等性事件的发生。

(七)认真抓好消防安全工作

各地各单位一定要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医疗机构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下大力抓好火灾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强化技防、人防、物防措施,落实隐患整治和防范责任制。建立严格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火灾自动报警、灭火装置灵敏可靠、消防器材齐全有效。

(八)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1.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市卫生计生委门户网站设置安全生产及标准化建设专栏,及时发布安全生产有关政策文件并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把安全生产作为重点宣传内容,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开展本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在市属医院组织一场现场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委宣传与科技教育科牵头,委办公室、医政科、法监科等配合)

2. 强化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各地各单位要以《安全生产法》为指导,认真开展普法学习和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各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责任单位:委宣传与科技教育科,各县(市、区、开发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台商投资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市直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九)抓好医院救护车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救护车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并落实救护车管理规章制度及救护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工作等制度,定期组织人员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救护车安全行车无事故。

(十)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

各地各单位建立对各类事故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搞好日常性的应急培训、演练,加强队伍的组织和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灾难的处置施救能力。制订卫生计生系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积极主动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医疗救治。〔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台商投资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市直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委应急办、办公室、医政科、法监科〕

四、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管理。要根据各自职能,严格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积极开展预防事故的群众性活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二)各地各单位每月都 ……此处隐藏9572个字……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制订的安全检查表内容进行检查,检查出来的隐患立即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定人、定日期、定资金、定方案进行隐患整改,坚决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风险评价方面:

制定风险评价范围、管理程序,组成班子进行风险评价,通过评价,采取有效、适当的控制措施,把风险降低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日常工作方面: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坚决杜绝违纪行为,在过氧化甲乙酮装置上增加自控系统,提高本质安全度,全体员工进行体检,车间空气浓度进行监测、防雷、防静电检测,班组学习培训等。

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工作:

做好安全评价,落实安全评价中要求整改项目,整理、完善各种要求、资料,争取如期完成换领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标准化方面:

做到边学习边创建,完善各种资料及现场要求,力争年内完成安全标准化的考核工作。 通过20xx年的安全工作的展开,使生产经营活动、行为进一步符合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4.7 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4.7.1 总则

a)变更管理失控往往会引发事故,应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一旦发生事故时,为确保人身、

财产安全,不破坏环境、不损害公司的声誉,必须实施应急管理。

b)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c)应急管理是指对生产、储运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细致地分析和调查研究,识别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制订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4.7.2 变更管理

4.7.2.1变更的类型

a)工艺、技术变更

主要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2)原料及介质变更;

3)工艺流程的变更;

3)工艺操作参数的变更;

4)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5)操作规程的变更;

6)生产原料、燃料、化学药剂的变更;

7)公用工程中水、电、汽、风的变化;

8)因风险评价而引起的工艺和操作步骤的变更等。

b)设备设施变更

主要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2)安全、环保、工业卫生设施的变更;

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

4)临时的工艺配管、接头;

5)设备材料代用料。

c)管理变更

主要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

2)机构、人员的变更;

3)hse管理体系的变更;

4)工作程序的变更等。

4.7.2.2 变更的申请

变更提出者,应按统一的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

4.7.2.3 变更的审批

a)《变更申请表》填好后,由提出者单位领导签字,然后按要求送主管部门和领导,由其组织有关人员按判定范围和实际生产的需要判定是否需要变更。

b)以下危险范围较大及危险程度较高的变更,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成立评价小组进行危险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变更申请:

1)对承受较大压力且接触危险性化学药品的部件设计及类型方面的变更;

2)在操作方法、设计或配置硬件和软件、控制回路、报警关断和联锁等方面的变更;

3)针对供电的电路或电源的操作方法、设计、配置方面的变更;

4)对原操作标准之外的操作方法及工艺参数的变更;

5)在公用系统中有显著影响的设备及承受较大压力且介质为高危险性的设备;

6)变更范围较大的变更;

7)潜在后果不明或危险程度较高的变更;

8)hse管理体系的重大变更;

9)其它需进行专门评价的变更。

c)不论变更申请是否批准,都应将结果反馈至变更申请人及其所在单位。经批准的变更应发至所有相关单位。

4.7.2.4 变更的实施

a)技术变更,应由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予以实施;

b)设施、设备变更,应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予以实施;

c)管理变更,应根据变更内容的不同,按管理权限分别由主管部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予以实施。

4.7.2.5 变更验收

变更实施结束后,应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填写验收报告并及时将变更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4.7.2.6 变更资料管理

a)变更主管部门应对所有变更的资料进行存档。

b)对变更前的资料一律加盖“作废”章,由变更主管部门保留一份外,其余的一律作废并进行处理,新资料按有关程序及时送达到有关部门和人员手中。

c)有关部门接到变更新资料后,及时进行资料的更替,并及时处理好旧资料,以保证所变更的资料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4.7.3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应实行分级管理,各级组织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应急预案。

4.7.3.1 危害的辩识与分析

制定应急预案前,应系统地确定和评估设施(运行系统)上可能产生的危害。危害分析应明确: a)最严重事件;

b)导致最严重事件的过程;

c)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

d)引起其他事件的可能性;

e)事件的后果。

4.7.3.2应急预案的制定

a)每一个重大危险设施或装置、要害部位和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场所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预案。 b)应急预案应由企业生产综合部门部门组织安全、环保、技术、公安、消防、工业卫生、医疗、设备、物资等相关部门制定。

c)对于复杂的设施,应急预案应更具实质性,应充分考虑所有的潜在危险,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相互影响和可能引起的联锁反应。d)应急预案应包括保证有关设施受影响部分的安全规定(如紧急停车),制定对环境污染防治计划措施。

e)应急预案应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下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施(设备、用品),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f)在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应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

4.7.3.4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a)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1)应急组织应分一级、二级和三级应急组织进行管理,各级应急组织应编制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2)一、二级应急组织应建立应急指挥中心,三级应急组织应建立领导小组;

3)各级应急组织应建立相互联系的应急工作网络图,图中标明各级应急组织名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及联系人的地址、电话、传真等;

4)应急组织机构应明确各自职责。

b)参与事故处置的部门和人员;

《【精华】生产计划合集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